傳統玻璃,如平板玻璃的日用器皿玻璃都是以Na2O-CaO-SiO2系統為基礎組分,近數十年來,特種玻璃的不斷發展,使它在以下幾個方面與傳統的玻璃有了明顯差別。
(1)成分的變化
從純硅酸鹽系統發展至已硅酸鹽、硼酸鹽及磷酸鹽為主的玻璃系統,并進一步出現了一系列新的非硅酸鹽氧化物玻璃系統。從純氧化物玻璃發展至鹵化物、硫族化物和合金化合物等非氧化物玻璃以及上述不同類型混合而成的混合玻璃。從純無機化合物玻璃發展至ORMOSIL復合玻璃。從成分單純的Na2O-CaO-SiO2系統發展至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元素為成分的多形式的特種玻璃。
(2)形狀的變化
從傳統的板狀、塊體發展至薄膜和纖維,即從三維發展到二維和一維。另外,還有空心和實心及各種粒徑范圍的玻璃微球。
(3)玻璃態的變化
隨著特種玻璃的發展,首先出現了微分相的Vycor玻璃,繼而出現乳濁玻璃、胃鏡玻璃和泡沫玻璃。為了減少玻璃的表面反射,近年來研究成功了所謂空氣薄膜玻璃。
(4)玻璃功能的變化
玻璃已從單純的透光材料和包裝材料發展成具有光、電、磁和聲等特性的材料。由于生物玻璃的研究成功,玻璃已從一種無生命的材料發展成為有機體的修補或替換材料。
(5)玻璃制備工藝的變化
制備玻璃的傳統方法是采用坩堝窯和池窯工藝的高溫熔融法,而特種玻璃的高溫熔融法制備已發展為電加熱、高頻感應加熱、多層坩堝熔煉、高壓真空熔煉、太陽爐融化、等離子火焰融化以及激光融化等多種手段。此外,制備玻璃的方法已經有氣相合成、真空蒸發和濺射、CVD和MOCVD等氣相沉積、低溫合成、高能射線輻照以及當前發展相對較快的溶液-凝膠法等多種制備工藝。